找尋合適的切入點
記得博士班的時候,曾經修習一門我指導教授開的特別課程,該課程是為了驗證及發展早期療育親子遊戲團體所開設的。課程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親子遊戲團體的哲學基礎及整個運作架構,最後能在跨專業團隊的合作下,執行親子遊戲團體。每堂課教授在說明了該堂課的大綱後,便花了許多時間進行討論,每位學生從各自的專業領域,提出個人對該主題的想法及建議。在一陣腦力激盪之後,教授總能適時點出大家隱而未現的共同問題,並統整歸納大家的發言。這樣的對話,總能讓我有所頓悟,解開我的疑惑,並且更進一步讓我深入整理自己的專業。這樣充滿生命滋養的學習經驗帶在我身上,讓我期望自己有一天也要有這樣的能力,讓我的學生同樣地享受學習。
回顧剛教書的時候,或許因為年輕,野心很大,總是想把學得的知識全部敎給學生。往往兩個小時的課程,準備了許多投影片,口沫橫飛的講述內容,希望學生能有所收穫。不料學生上課的反應不但不如原先預期,學習動機反而減弱。在沮喪之餘,總是抱怨學生程度太差,不夠認真。在一次一次的反思中,我更能看到當時教授之所以能夠有效地推動學生的學習,是因為教授能掌握學生個別學習需要與思考方式,從中找尋可以適切使力的點,支撐起學生的專業知識。有這樣的看見,搜尋更合適的教材,以及思考如何改進授課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成為我每學期努力的目標。我也學到,看起來簡單的教育理念,卻是得要誠懇地向學生學習,並且紮實地修正實踐,才能如其所是的開展落實。
我同時也感受到,教師教學的獨立自主性,雖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若缺少深厚的校園文化、有理念的教育行政與互相砥礪的同儕,教學將成為缺輪的行車,無法順利駕駛。因此,我衷心感謝朱校長、林院長以及兒家系的夥伴共築出如此優渥的教育環境,讓我能「教中學」,繼續努力為學生找尋合適的教育切入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