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教師-鄭時宜老師.JPG 

企業管理系-鄭時宜老師

  塑造形象享受槓桿

有一次我和畢業校友聊天,學生吱吱雜雜說:「老師,您還是像以前一樣每天笑嘻嘻,很熱情」;「老師,我記得您以前說過『如果要擺平所有反對的聲音才能做某些事,那麼這些事,就不用做了!』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耶,我現在會比較勇敢去看待別人的反對了」。另一個學生也加入談話「對呀!老師,就是因為我大一時您跟我們說,高中畢業生一年級念起專業課程會比高職畢業生吃力,但只要能堅持下去,二年級以後就會有不同的局面,我就是靠這個信念苦撐,我大三時真的領到書卷獎耶!」,「老師,您說名字是世界上最悅耳的聲音真的一點都不錯,我是公司新人時就靠這一招,讓同事都願意幫我。」同學七嘴八舌回味當年我教他們的事,我很欣慰他們帶走這些有「生活含量」的價值觀,我想身為一個老師的價值也莫過於此!

漸漸的,我從學生的分享中體會出,學生可能不會記得老師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但是對於老師在學生心中所留下的印象與鼓勵的話卻可以記憶深刻,就如同教育學家福祿貝爾所言:「教育無他,惟愛與榜樣」。所以當我們要學生對學習有熱情,自己就要展現出我們對教學上的熱情;我們教育學生「只要公司敢給您機會,你就要勇敢去接」,我們就得用豐富的行政資歷來證明自己所言不假。我從不覺得自己比學生優越,我常跟他們分享自己大學時期的那段青澀歲月、學習障礙與渾渾噩噩,我告訴他們「我們是ㄧ國的!」。當感情的基礎建立了,接下來我要灌輸他們知識時就會變得輕而易舉,因為他們早已為我敞開心扉。

我想我會年年得到學生很高的教學評價跟我平時在學生心中所塑造的形象有很大的相關。換言之,這已經變成了一項個人的品牌資產與好的行銷定位。所以今年我得到傑出教學獎,我想倒不是因為我今年教書教得比去年認真,而是我享受了極大的槓桿效應,想想好像很簡單,但做起來又不是那麼簡單!

感謝我們企管系學生的肯定、系上老師的承讓與院、校教評委員的支持,15年的教學生涯終於換來一塊研究能力不佳的遮羞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stu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