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軸負責學校:樹德科技大學
負責單位:學習資源與職涯發展中心、學務處就業輔導與實習組
活動名稱:樹德科技大學97 職涯工作坊-「社會智能」
活動日期:2008年10月30日
活動地點:樹德科技大學 圖資大樓LB105


計畫目標說明:

為學生們在成為新鮮人前規劃以下課程,藉由開設職場生活基礎課程,提供輔助之講座活動,以協助學生瞭解自己,建立正確工作態度及儘早做好個人生涯規劃,順利適應職業角色。除了培養職場必備之內外條件;更需要於學生在學時及早讓學生了解未來的各種出路及管道,無論就業、國家考試…等。



執行情況:

本計畫辦理之講座與活動將配合學校相關教學課程,除了輔助教學成果外,也具體呈現學校對學生的職涯輔導與就業服務。



本次成果:

藉由演講活動,學生對社會智能的認知,已具雛形,獲益良多,透過學務處就業輔導組的宣導,學生們對校方的努力更深切認知。


自評報告:

現在網際網路和電子郵件興起也造成同樣的衝擊,在許多人的生活中甚至更取代電視,成為閒暇時間的主要活動。 「物質與精神」的平衡,衡量個人幸福感的新方法,不僅針對收入與就業狀況,更要考量人際關係的滿足感,以及生命的目標感。SQ 開發快樂腦,追求快樂成長力;啟動社會腦,促進群我管理力。 提升SQ 更重要 ,「人是相互影響的社會動物。」人際關係的運用巧妙,如同藥品,用得好就像吃維他命,健身補體;運用不當就好比吃了毒藥,不僅傷己也害人。改變對待他人的態度,將增進群我之間的和諧與社會的融合。 讓學生清楚的知道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才是幸福感最重要的來源。幸福感──是否快樂,是否滿足?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價值。多和能令我們快樂的人在一起,讓每一種關係都使學生收獲良多,溫暖的人際關係是「人類生存最佳狀態」的核心特質。 教養出快樂孩子有方法嗎?美滿婚姻的基礎何在?企業領袖或教師怎麼領導員工、激勵學生?被偏見和恨意分離的不同族群如何能和平共處?有明確與良好的社會智能可以幫自己解決非常多問題。 從抓住第一印象到複雜的兩性相吸,新科學能穿透日常人際互動,更真誠傳遞人類對於同理心、合作與利他存在著既有偏見,不管是自己或他人都需要培養這些能力,增加社會智能。



目標達成率:

90%。


改善措施:

1、 講師表現:演講內容相當豐富、活潑生動且實用可以再多添加講師的職場經驗。
2、 時間安排:演講時間太短,不夠時間獲得社會智能的相關資 。
3、 學生反應:
讓自己更成熟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對社會職場的細節和在職場上與別人相處態度與服務有更多了解。
獲取更多危機處理、待人處事、解決問題有更多新的想法。
良好的品行與情緒管理以及良好的人脈關係才能在職場成功。
希望可以把這課程納入平時的課程內容中。
發現臨場反應的重要性,如何應對處事。



3.JPG 2.JPG 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stu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