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經驗分享
資工系-陳璽煌老師


陳璽煌.jpg


如果我是台下的學生~
還記得那天是10/17,星期五,我當天早上正巧北上到台北市和平東路的國科會參加會議,在搭乘捷運木柵線前往科技大樓站的途中接到教務處劉小姐的來電,通知我今年獲得學校的教學傑出獎,並告知要出席11/03的教學優良教師經驗分享研習會。說實話,當我聽到此一消息時,行動電話差點沒從手中掉下來,在此之前,我僅知道被系上長官推選為資工系教學優良教師,如果有好消息的話,頂多是晉一級獲得院上教學優良教師,從來沒有想到這通電話竟然是通知我獲得這個樹德科大在教學工作上所設立的最大獎項。當然,在意外之餘,首先要感謝樹德科大的朱校長、謝副校長、陳教務長、陳龍銘院長、吳鴻志主任與眾多長官及同仁們的抬愛,讓我在今年獲頒此一殊榮。
說到教學,個人自認沒有什麼”傑出”之處,其實我和各位老師一樣,都想把自身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並把學生教會、教懂,不過學生肯不肯學?學不學得會?那又是另外一項問題了。在樹德科技大學資工系擔任助理教授是我的第一份專任教職工作,回想當初站在教室講台前,很努力地把課本習題介紹完畢時,我驚覺台下的同學不是一臉茫然,就是趴在桌上睡覺,這還算是好的,另外還有幾批人在聊天,看漫畫,更有部分同學早已翹課,沒想到我花了十幾個小時,精心為這堂課所準備授課內容,得到的竟是這種回應!看來一定有什麼地方需要有所改變。於是我想起自己當學生的時候,哪些老師上的課能吸引我,若今天換成是我坐在台下當學生,我會對我自己講課的內容有興趣嗎?重點來了,我突然發現我太心急了,我竟想把這章節的內容外加所有的習題在這短短的三節課中全部講授完畢,這些份量對初學者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我是學生的話,大概會覺得壓力超大,這位老師把我們當天才嗎,一次教這麼多,前一個習題都還沒理解就接著講下一題,只會一直講課本的東西,連續聽三節不翹課不睡覺已經很給面子了。看來要吸引同學上課,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我首先要調整心態,把自己當成聽課的學生,當成第一次學習此課程的學生,若連我本身都無法認同我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別指望樹德科大的同學能聽得懂我所上課的內容了。
體認這項重點後,我逐漸調整上課的內容,隨時留意同學上課時的反應,講義內容以同學必須要學會的重點為主,其他的部份則列為補充教材。經過幾學期的實際教學測試後,很明顯地,我發覺教得多不一定對學生好,與其在一節課中教給學生10個他學不來的定理,不如好好地花同樣的時間,讓他把其中較簡單的(或是較重要的) 5個定理學會,日後方有機會再講授其他進階的部份,『把簡單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除此之外,我上課時會增加一些與授課主題有關的內容來增加同學興趣;例如,在介紹離散數學及圖形理論中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橋問題(Seven Bridges of Königsberg)時,順便透過Google Map與Google Earth讓同學看看哥尼斯堡七橋的現況,導引同學找找目前哥尼斯堡還有七座橋嗎?(註: 答案列在本文末端)。在介紹Diophantine Equation時,引用終極警探III電影的片段,讓同學利用剛剛課堂上介紹過的定理來解出影片中未交代的水桶問題:『如何使用3加侖及5加侖的水桶,盛出剛好4加侖的水?』(註: 答案列在本文末端)。
當然,學生是有惰性的,以前當學生時,如果明天沒有考試,想必當天沒有幾位同學會認真讀書,加上現在網路遊戲發達,若不適時地逼迫學生讀書,他們的讀書時間大概會全花在打Game上。我的做法是隔週小考,考試的題目就是上週講授的內容,而小考的題目又可能會出現在期中考或是期末考中,小考、期中考、期末考佔學期成績的比重分別為40%、30%、30%,逼使學生務必前來上課,平日就要複習;同時各次考試的成績均不記名上網公告,讓學生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打混同學的成績一定會比用功的同學低。說到這邊,我要特別感謝系上教學助教(TA)在小考考卷批改上的協助,減低我不少閱卷的負擔。在考卷批改上,我之前會部份給分,也就是某題目學生只答對前半段,我會給學生該題50%的分數,後來我發現這樣會害了學生,我們資工系的教學目標是訓練同學日後成為一位合格的資訊產業(IT)工程師,而IT業界是不允許有Bug存在的(註: Bug在這裡指的是導致程式執行錯誤的小錯誤)。10個題目,每題都僅做對一半,還不如好好地把5題做對。為了導正學生的態度,我改考卷採用全對方給分的嚴格策略,結果就有不少同學拿著考試卷來問我:「老師,我這題起碼前面有做對,為什麼給我全錯呢?」我回答這些同學:「如果今天你去買電腦,價格只要1/2,不過功能也只有一半,你還會買嗎?LCD螢幕上有一個亮點就不會有人買了,何況是錯了一半呢?考卷上的分數是一時的,學習態度則會跟著你一輩子,之前來不及學會沒關係,只要從現在開始,抱著將每件事情做到最好態度,即使現在開始努力也是來得及的。」
站在台上講課時,只要偶爾把自己放回台下,想想自己如果是學生,自己問自己剛剛這樣的上課內容我會接受嗎?透過這樣的逆向思考,相信學生可以學得更多更扎實,我們也可以從教學工作中獲得更樂趣與成就。最後,我將文中兩個小問題的答案列在此處,供各位老師參考。

Q1: 目前哥尼斯堡還有七座橋嗎?
A1: 有兩座橋毀於二次大戰的盟軍轟炸,目前僅剩5座橋。

今天的哥尼斯堡衛星空照圖

Q2: 如何使用3加侖及5加侖的水桶,盛出剛好4加侖的水?
A2:
Step 1: 5加侖水桶裝滿
Step 2: : 將5加侖水桶中的水倒入3加侖的桶內
Step 3: 倒光3加侖水桶的水
Step 4: 將5加侖水桶中剩餘的水將倒入3加侖的桶內
Step 5: 把5加侖水桶裝滿
Step 6: 將5加侖水桶中的水倒入3加侖水桶 [完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stu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