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經驗分享
幼兒保育系-柳嘉玲老師



柳嘉玲.jpg



每個老師,教學各有特色,也各有個人的訣竅。我必須先承認,在下筆前,我根本不知該如何將我的教學經驗分享,因為許多教育理論教學方法都已明述,那我到底該寫什麼呢?幸運的,在求學過程中,遇到很多很好、很特別的老師與同學,甚至是世界頂尖的研究者,他們的教學熱忱與研究的精神,開啟了我對追求知識的渴望,也讓我感受到為人師表的典範;而在工作上,前輩與學長姊的提攜與關心一直是我在教學上最大支持。
剛開始教學時常常會遇到很多的瓶頸,例如: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如何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致,增加學習動機、如何讓他們上課活潑又可兼顧學業,我個人認為課程的安排對學生是否具有吸引力關係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我是學生,我會期待老師會用什麼樣的方式讓我懂?如果我是學生,這樣的方式是不是會引起我的學習興趣?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課程,學生的感覺代表著他對學習的態度;我想,如果我所設計的課程能在某一方面讓學生產生共鳴,便能啟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或對知識的喜好。在設計課程時一定要想辦法讓課程能對學生產生吸引力,至少讓學生知道這堂課對以後一生,不管是從事那個行業都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在人生裡經過思考都能在生活中融會貫通,學得靈活運用。另外,「感性」的學習效果和影響,有時是大於「理性」的學習,在感性下所產生學習興趣,有時候能更有效地激發理性的學習動機和成效。我希望我所呈現出來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有真實感受的收穫,對同學畢業後有比較多附加價值。
最近,我嘗試自己在進入每個單元之前,會先想一下我要怎麼進入這個單元的內容,我希望學生不只是習得知識,更需要知道自己為什麼學習這個知識以及這個知識在整個知識系統中的關聯性,我深信透過自己閱讀、自己思考,知識才能成為自己的知識。在教學與研究的路上,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東西,我也把每天的課堂當作自我學習與進步的場所,希望能跟學生一起成長、一起度過大學生活的每一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stu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