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經驗分享
流行設計系-陸佳暉老師


陸佳暉.jpg



記憶中大學時代印象最深刻的是沈以正老師,他常常拿著他自己蒐藏的古玩到課堂來跟學生們分享,我永遠記得沈老師一邊把玩著手上的古玩一邊說著古玩的歷史和特色,就這樣一從唐三彩到玉製鼻煙壺,從絲路到明清的字畫,無不一一地在老師的帶領下心領神會。老師的教學像唐吉柯德一般帶著我們穿越古今講述一個接著一個複雜且艱澀的工藝形式,成功的為我們轉譯了形、色、材質與技巧結合下的工藝創作,始成為每個學生心中創作的能量。

回憶初來到樹德教書時常倍感無能為力的情緒,因為面對課堂上不時瀰漫著一股焦躁的氣氛,這樣的學習環境讓我很困擾,學生浮動的情緒往往讓我找不到教學的重心而失去耐性,學生常因不想上課而給自己許多充分的理由缺席,下課之後也匆匆的趕著打工、約會、趕另一堂課的功課…,我很想知道學生為什麼缺席、上課恍神、不專心、不能理解上課內容或不做作業…的理由,幾年下來,透過和學生的互動,讓我改變了我自己的教學態度,除了專業上知識的傳授之外,在課堂上我更想給學生正確的生活及學習態度,因為正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才是給學生一輩子受用的智慧。
養成專注力
專注力是學習成效的關鍵,而在課堂上對於學生專注力的培養首先必須激發對課程的好奇心或期待,因此在課程初期教師要清楚的說明學習目標,由此激發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慾望。關於課程目標的轉譯通常可藉由時下受年輕人歡迎的品牌、樂團、歌手或節目議題中找到可能引導學生對課程建構的想像;在教學中關注時下設計的議題或展覽也有助於教學過程中持續學生專注力的養成,另外亦可將個人旅行的經驗或創作的心得作為課程分享的議題,從與學生互動的過程釐清學生的觀念或關注的議題之後,可藉由教師閱讀的經驗建議相關的讀物給學生閱讀,並持續在未來的課程中持續討論,如此可在無形中強化學生獨立思考的專注力與表達能力,並能在凝聚創作認知的概念。
學習持續力
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所謂「持之以恆才是學習成功之道」,這是個知易行難的道理;很多學生都會說沒時間做作業,曾經我要學生敘述一星期的作息,很驚訝的發現大多數的學生往往連自己都說除了打工沒做什麼。時間,往往因為不懂得如何適當的規劃而荒廢了,因此協助學生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是培養學生持續力的關鍵之ㄧ。首先在課堂上協助學生共同規劃此課程學習的重點,並配合個人除了上課及打工之外的時間制定規律的生活作息,往往一開始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實踐,但經過一、二個禮拜之後就需要藉由課堂期間透過同學之間互相的鼓勵或打氣,繼續持續執行下去。
自信就是創意
創造是一每個人自信的表現,一個人對自己越有自信其創作力就會越強,學生的自信心須從每一次的鼓勵和讚美開始,因此老師在課堂上對於學生的作業不忘一聲鼓勵或讚美,學生就能多一分的自信。「千里馬」也須伯樂的肯定,老師在課堂中觀察著每個學生課堂的表現與進步,更建議適合的競賽鼓勵學生參予,就是激發學生自信的重要推手。
盡管如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有些學生的表現令人欣慰也有些令人遺憾、惋惜,但是「相逢自是有緣」,我願以祝福的心祝福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畢業之後生活的更自信更喜樂,相信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stu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