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經驗分享
表演藝術系-易曉玲老師


易曉玲.jpg



用舒服的方式工作

青少年時代我是個相當叛逆的學生,蹺課是家常便飯,老師們也對這個學生很傷腦筋。高中念了三所,五年還畢不了業,直到第一所大學我還是本性不改,念到大三以志趣不和的理由休學,這是我第四次休學。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自己在台灣還可以念什麼,誤打誤撞考進一所我以為可以整天看電影的科系,進去之後發現跟電影無關,而且幾乎每天都在學校工作到深夜。

說也奇怪,在這種體力和腦力都壓榨到極致的情況之下,反而能定下心專注於課業。現在想起來,發覺吸引我的,是有趣的上課方式讓我願意全心投入學校的課業。尤其是研究所的課程,可以讓我自由的表達,而非老師一個人滔滔不絕,這讓我每天都期待這種座談會式的激盪。

或許曾經親身經歷這段不清楚自己志趣為何的慘綠時代,於是當學生提出相同的問題時,我總是回答他們:沒關係,你可以再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摸索。一年的時間不算長,如果在這一年裡真的尋找到方向,往後許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進了樹德之後,開學不久遇到第一位辦理休學的導生,我看著休學申請單,這單子以前都是我自己拿去各處室蓋章辦理的,現在竟然輪到我應該在上頭簽名,這種感覺怪異極了。

系上目前大部分的學生,都清楚自己的志向,這點比我強。面對求知若渴的他們,我該如何讓他們覺得上課是件有趣的事?後來發覺,如果我自己覺得內容與方式有趣,說出來的話才有說服力,而學生才會有有趣的反應。

於是大部分的備課時間,我都在尋找有趣的表達方式。

幸運的是,我的課程大部分是在排演教室裡進行,沒有了講台與課桌椅,跟學生的距離更親近。我們可以一起暖身發聲,一起激盪互動,一起分享給筆記。即使是在學科教室上課,我也習慣走進座位裡與學生做聊天式的互動,或是讓他們來告訴我自身的經驗與問題,而由我做來專業知識的分享與可能的問題解答,這種上課方式讓我覺得舒服。

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學生給我的回饋更多,這是我意料之外的。

感謝樹德給我們這個機會,提供如此完善的設備與經費支援課程所需,對於一個成立才一年的科系,系上老師每位都竭盡所能的付出,這個獎項應該給系上所有的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stu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