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經驗分享
資訊工程系-林承穎老師


林承穎.jpg



雖然進入樹德這個大家庭還不滿三年,但若從退伍後開始從事教職算起,我其實已經敎了十多年書了,而看到資工系上其他老師們的教學態度後,我才深深覺得自己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系上的孩子們在高中職的求學過程中,學科部份的學習成就感往往不是很高,再加上對生活常規的自律性還沒建立完整,因此常在教學的同時感受到,同學們本來就不是很懂,自己又不曉得如何解決問題,最後就因此喪失上課的興趣。針對這個現象,系上老師們實施了許多作為(例如學習鏈、快速循環教學等)來推同學一把,而不是只單方面的指責學生程度日益低落。因此我也感受到他們的熱誠,盡量站在學生的立場,擔任好引導者的角色。
我在系上開設的課程有許多是跟數學有關,而這也是大多數同學們最弱的一環。不管選用市面上的任何一本教科書,在課堂上我都無法照章節照例題授課,原因是大學部的數學相關課程中,大多需要用到之前所累積的基礎與常識,而若沒有重新再幫同學們複習,同學們就沒辦法了解我真正想傳授的內容,因此,上課時往往得溫故以知新;同時,為了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我常在課堂上臨時出簡單的類題並以學期總分加分作獎賞,而就算同學答錯我也一併加分,希望他們不會因此有挫折感;然後在不知不覺的加深授課內容-不然學生們還是沒學到多少。而因為擔心同學誤認為教材內容以後不一定實用,我常會舉許多應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以實際的應用包裝、以淺顯的方式呈現,讓同學不會覺得枯燥。一旦引起同學的興趣,有同學來提問討論,我就更露出驚喜讚嘆的表情,鼓勵同學持續討論。另外,我提高小考的次數與比重,縮減期中考與期末考的內容與比重,強迫同學平常養成按部就班的學習態度,以免累積太多內容在期中或期末,讓同學無從準備。
因為之前學習的挫折感,許多同學心中學習的門被關上了,我們除了用「當掉你」來當開門的鑰匙之外,其實我們應該多準備幾把其他的工具,因為每個同學心中的鎖不一定相同-更何況常有人多鎖了幾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stus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